首页-南京电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服务支持 新闻资讯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中文

新闻资讯

01

2022-08

募资60亿!众泰要借智能电动汽车东山再起!

630486ecd2c45.jpg

签约重庆,众泰又要“复活”了。


8月19日,ST众泰发布公告,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发建设领域构建深度合作关系。根据协议,ST众泰将在璧山建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改造并建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




01

牵手重庆璧山,不放弃“复活”希望


众泰从2016年的“红极一时”到2020年的破产重整,再到2021年10月江苏深商作为重整投资人进行投资,这些年来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众泰也一直没有放弃过“复活”的希望。

确实,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太火了,行业内外都想分一杯羹,连毫无造车经验的玩家都敢长驱直入,作为国内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车企,众泰自然不想放弃任何生机。

在2021年年报中,ST众泰称,2021年是公司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公司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努力配合管理人开展重整工作,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相关各方的利益,全力以赴完成了重整工作。

今年6月,ST众泰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5.2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募集资金中的47.3亿元,将用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4.68亿元用于渠道建设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主要包括基于三个平台开发的四款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乘用车。包括三款纯电动大中型SUV车型及一款纯电动轿车车型。


6304870a42d46.jpg



此次,众泰与重庆璧山区的牵手,算是在复工复产的路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具体操作是,ST众泰租用原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众泰)生产线并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建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ST众泰旗下江南汽车重庆分公司在重庆璧山区拥有年产10万辆乘用车的生产能力,并经过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ST众泰表示,公司仅对原重庆众泰生产线进行改造,不会对公司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在该项目中,璧山区政府全力配合ST众泰复工复产及新车型导入,并在权责范围内依法予以相应支持。同时对公司租用原重庆众泰相关资产前两年实际产生的租金予以补贴。后续当地政府将根据ST众泰生产的车型及新导入的车型整车销量情况,给予公司一定补贴。





02

众泰的复活之路


众泰的复活之路,既引入了重整投资方,又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看起来一切顺利,但事实会这么如其所愿吗?此前的“辉煌”销量还能再次恢复吗?

在中国汽车的发展历史上,众泰汽车确实留下过非常特别的一笔,其在2016年推出T600运动版、SR9、新大迈X5等多款车型后名声大噪,特别是SR9上市后将众泰汽车的热度推向高潮。

在中国车市“野蛮生长”的黄金时期,众泰凭借复制豪华车的外观造型,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赚得盆满钵满,在2016年销量突破33万辆,跻身国内自主品牌销量前十。从影响力上来看,超强的临摹能力令其相当“出圈”,“保时泰”、“皮尺部”都是曾经专属于众泰的网络热梗。黑红也是红,曾经的众泰汽车的确红极一时。

但成也山寨,败也山寨。仅仅是模仿注定走不远,随后众泰产品问题爆发,口碑下滑,销量也开始一落千丈,2017年销量出现下滑后,2018年销量跌至15.48万辆,2019年销量仅为11.66万辆。

自2020年起,众泰汽车长期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长时间的产能利用率为零,让众泰汽车出现了大规模人员流失现象。随后更是负面消息不断:欠薪、经销商维权......并在9月陷入重整流程。2020年12月23日,其母公司铁牛集团也被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被宣告破产。

随后,众泰汽车经历了多轮重整清算流程。直到2021年10月8日,众泰汽车公布了重整进展情况,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与众泰汽车签署了《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资协议》,重整投资款为20亿元。


630487175a7cf.jpg


众泰汽车是否存在重整的必要,重整后还能否在已经“变了天”的汽车市场中存活下去,业界一直在争论。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众泰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掉了队,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时代又没有作为,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在时代变化中,以特斯拉、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崛起,市场竞争一片红海,众泰很难适应新的节奏,属于被淘汰的落后产能。

而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众泰作为上市公司,本身就具备巨大价值。崔东树认为,造车新势力中发展较好的都是上市公司,市值增长对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都有带动效应。如果某个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好众泰的上市公司资源,将获得巨大的增长机会。





03

如何找到“双赢”策略


此次众泰与重庆璧山的合作,是否能够达到崔东树所提到的“利用好众泰资源”的效果呢?

根据ST众泰此前公告,此次提到的重庆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并非本公司下属单位或者关联单位。其名称中带有“众泰”二字,主要系合作方依靠众泰品牌的知名度获得更高的材料采购折扣或者行业地位。


630487218b47d.jpg


而早在年初,重庆众泰的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周转材料等资产曾以评估价13.65亿元在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进行拍卖。第一次流拍后,第二次打了八折,依然因无人报名出价而再次流拍。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分析,众泰规划的每年10万台产能,平均每月1万台不到,说明众泰比较谨慎,希望以每月几千台的速度慢慢恢复。而璧山区政府就更加谨慎了,重庆众泰是原铁牛集团的资产,今年被重庆市政府收走,现在属于重庆市资产。而重庆众泰的两度流拍,足以说明这块资产处置的难度。


用范永军的话来说,重庆众泰卖也卖不掉、租也租不出去,先免费给众泰使用两年,两年后当地政府再根据众泰的实际销量情况决定补贴力度。如果众泰不能复活,璧山区政府也没有多少损失,而万一众泰能够起死回生,则会带动当地的产值、税收、就业、经济等多方面。对于众泰来说,对现有厂房的改造投入成本也不高。“众泰用最小的成本复工,重庆璧山区政府用最低的代价招引,双方默契共识,算是一种双赢的策略。”他说。




04

缺钱缺技术缺管理,重生胜算几何


双赢并不意味着最终一定会赢,业界对于众泰这次的“复活”似乎依然持质疑态度。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吴俊松认为,在大股东不变的情况下,众泰重生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一方面,众泰没有资金,深商控股的20亿元用于包括债务在内的重整,众泰后续募集的60亿元,并没有公开资料显示已经到位。而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想要造车,100亿尚不足以支撑,更何况众泰还没有资金。

另一方面,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迅猛,但其实大浪淘沙早已开始。因为新能源汽车已经与传统燃油车玩法截然不同,需要在电动化、智能化、营销模式等领域全面创新与深耕,加之当下竞争已经相当残酷,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虽然机会很多,但一般企业很难有能力抓住。

吴俊松直言,众泰想要“内生式脱困”,其技术与管理团队不足以支撑,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没有机会了。除非引入在资金和技术管理方面都非常有实力的投资人深度支持,或者直接被这样的企业收购,“但是,谁又愿意做众泰的白衣骑士呢?”

范永军则指出,15亿股60亿元,每股降至4元左右都没有投资者认购,说明外界对众泰的后续发展并不看好。众泰原来的技术积累已经过时,当年推出的车型在高补贴年代还有市场,如今已经不具备竞争力了。重新开发车型又缺乏资金,更重要的是,众泰曾经因山寨、质量问题留下的差口碑很难扭转。一个品牌一旦凋落,想要重生就不那么容易了。

“目前看,众泰起死回生的机会不大,除非有出其不意的出牌方式。到那个时候,建议众泰最好把名字改掉。” 范永军说。


EN